相机通信架构
本页介绍 OV20i 的双层通信设计,以及原生工业协议如何与 Node-RED 可扩展通信能力并行工作。
通信架构概览
两层通信设计
OV20i 实现了一个复杂的通信架构,分为两层:
通信层级:
- Native Industrial Protocols - 系统级内建通信(Profinet、Ethernet/IP)
- Node-RED Extensible Protocols - 针对配方的通信能力(MQTT、Modbus、TCP、HTTP)
通信范围与控制
系统级 vs 配方级:
- System-level protocols 在所有配方中全局应用
- Recipe-level protocols 仅适用于每个特定检查工作流
- Configuration location 决定通信范围和行为
原生工业通信
内置 PLC 协议
相机系统级配置:
- Profinet & Ethernet/IP - 仅在相机系统级配置的通信协议
- Direct Integration - 无需额外编程或 Node-RED 流
- Industrial Standards - 原生支持主要自动化平台(Siemens、Allen-Bradley、Mitsubishi、Omron)
- Bidirectional Data Exchange - 触发命令、状态反馈、配方控制、检查结果
关键特性:
- Global Scope - 配置影响所有配方
- System Settings - 通过相机系统配置管理,而非 Node-RED
- Immediate Response - 直接的硬件级通信
- Industrial Reliability - 为工厂自动化环境而设计


Node-RED Extensible Communication

配方级协议灵活性
Node-RED Flow-Based Protocols:
- MQTT - 通过 Node-RED flows 的 IoT 消息传递与云集成
- Modbus - 通过 Node-RED 节点进行工业设备通信
- TCP - 针对专用系统的自定义协议实现
- HTTP - 双向 Web 服务通信
配方特定特性:
- Custom Logic - 每个配方定义其自己的通信工作流
- Protocol Selection - 根据特定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
- Integration Flexibility - 连接数据库、云服务、自定义应用
- Data Processing - 按需转换并路由检查数据
HTTP 通信双向性
Inbound HTTP(Camera 作为服务器):
- Open API Endpoints - 外部系统可以远程触发检查
- Recipe Management - 通过 HTTP 请求进行远程配方切换与控制
- System Control - 外部应用程序可以控制相机功能
- Real-time Access - 对外部 HTTP 请求的即时响应
Outbound HTTP(Camera 作为客户端):
- Node-RED HTTP Nodes - 相机向外部 Web 服务发起通信
- Custom Integration - 针对配方的 Web 服务通信
- Data Publishing - 将检查结果发送到外部系统和数据库
- Third-party Integration - 连接到 MES、ERP 和云平台
通信流程架构
系统级别 vs 配方级通信
Camera System Communication:
- Global Configuration - Profinet/Ethernet/IP 设置应用于整台相机
- Network Foundation - IP 地址分配、子网配置影响所有通信
- Built-in Protocol Support - 实现工业集成无需编程
- Cross-Recipe Consistency - 无论活动配方,通信行为保持一致
Recipe-Specific Communication:
- Unique Workflows - Node-RED flows 针对每个配方
- Protocol Customization - 不同配方可使用不同的通信方法
- Application Logic - 通信行为针对检查需求定制
- Data Transformation - 配方特定的数据处理和路由
通信响应层次
即时响应层:
- Digital I/O Signals - 硬件级即时响应
- Native PLC Protocols - 直接的工业通信
编程响应层:
- Node-RED Flows - 自定义逻辑与协议处理
- Data Processing - 检查结果转换与路由
外部集成层:
- HTTP Endpoints - Web 服务集成与外部控制
- Cloud Communication - MQTT 与基于互联网的协议
集成模式与策略
混合通信架构
-
PLC + Node-RED Pattern:
- Native PLC 用于即时触发和状态反馈
- Node-RED flows 用于数据路由、日志记录和高级集成
- Best of both worlds - 结合工业可靠性与自定义灵活性
-
HTTP 双向模式:
- Inbound HTTP - 用于外部系统控制与触发
- Outbound HTTP - 用于数据发布与集成
- Bidirectional integration - 与基于网络的系统实现双向集成
-
多协议配方策略:
- Different recipes 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
- Application-specific 通信方法
- Protocol selection 根据集成需求
协议转换与桥接
Node-RED 作为通信桥梁:
- Protocol conversion 在不同工业系统间
- Data format transformation 为系统兼容性
- Communication routing 在多个外部系统之间
- Integration hub 用于复杂多系统环境
通信架构的好处
设计优势
Industrial Reliability:
- Native protocols 提供即时、可靠的工业通信
- Proven standards 确保与现有自动化系统的兼容性
Flexibility and Extensibility:
- Node-RED platform 能实现自定义通信解决方案
- Recipe-specific 通信适应应用需求
- Future-proof 架构支持新协议和集成
Operational Efficiency:
-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aths 提供冗余与选项
- Real-time capabilities 支持高速生产需求
- Custom data processing 优化针对特定应用的信息流